发布时间:2015-04-14 06:06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核心提示:慢性疼痛是比较常见的问题,要提醒大家,慢性疼痛患者中约40%的人会发展为抑郁症,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4倍。但不少患者只强调躯体疼痛感受,将一些抑郁症状归因于躯体疾病的症状表现,反复辗转就医于综合医院,贻误了病情,错失了早期诊治的机会。
专家介绍,目前我国抑郁症发病率高达5%~6%,这样推算中国抑郁焦虑患者已达9000万人,疾病负担直逼糖尿病。而其中规范治疗的不到10%,致使复发率居高不下。据统计,单次发作的抑郁症50%~85%会有第二次发作。75%~80%的患者会多次复发。主要是由于患者治疗中大多存在用药剂量不足、疗程不足、频繁换药、擅自停药等不规范的现象。
专家指出,抑郁症全程治疗分急性期治疗、恢复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三期。
国内外抑郁症治疗指南指出,抑郁症急性期治疗一般持续6~8周,急性期治疗后患者的抑郁症状应基本消除。如此时仍存在明显的睡眠障碍、疲乏、认知功能障碍等残留症状,应继续巩固治疗。一般抑郁症药物治疗2~4周开始起效。如果患者用药治疗4~6周无效,可改用同类其他药物或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可能有效。
恢复期治疗至少4~6个月,在此期间患者病情不稳,复燃风险较大,原则上应继续使用急性期治疗有效的药物,并剂量不变。
维持期治疗时间,多数意见认为首次抑郁发作维持治疗为6~8个月;有2次以上的复发,特别是近5年有2次发作者应维持治疗,一般至少2~3年,多次复发者主张长期维持治疗。维持治疗结束后,病情稳定可缓慢减药直至终止治疗,但应密切监测复发的早期征象,一旦发现,迅速恢复原治疗。
“抑郁症患者和家人最怕复发,而复发恰恰是很多患者不规范治疗引起的。”专家解释,若抑郁症急性期治疗后立即停止,病情在一年之内复燃的比例高达50%。相反,继续服药的患者中,约有85%的患者能够保持病情的稳定状态。
专家提醒,抑郁症治疗,药物治疗是根本,选择哪种药要听精神专科医生的安排。另外,心理治疗为辅助,不能本末倒置,加强户外体育锻炼也有助于抑郁症的康复。
相关阅读
多数慢疼应防抑郁
慢性疼痛是比较常见的问题,要提醒大家,慢性疼痛患者中约40%的人会发展为抑郁症,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4倍。但不少患者只强调躯体疼痛感受,将一些抑郁症状归因于躯体疾病的症状表现,反复辗转就医于综合医院,贻误了病情,错失了早期诊治的机会。
前两天一位来就诊的女患者来就是这种情况,1年半前她出现头痛、颈肩痛、胃部隐痛等不适感。反复就诊于当地和北京各大医院,做了很多检查,除发现浅表性胃炎外,其他未见异常。给予针对性治疗和关节局部封闭治疗数月,收效甚微,疼痛不适感仍明显,不能正常生活劳动。
直到半年前患者出现失眠,情绪低,感觉做什么都没兴趣,生不如死等情绪问题时,才第一次就诊于精神疾病医院,诊断为抑郁症,给予抗抑郁药合并“安定类”药物治疗,服药2周后,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及疼痛不适感均有明显减轻,也能够从事家务劳动了。
多数慢性疼痛是抑郁症的早期症状表现之一,主要具备以下特点:疼痛部位和程度常与基础疾病不相符或者没有可解释疼痛症状的器质性病变;疼痛的发生、发展、持续或是加重与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等情绪密切相关,相长相消;疼痛的部位常常不确定,可以是多个部位;疼痛性质多种多样,可表现为持续性钝痛、剧烈的爆发痛、间断性电击样痛等。
因此,出现以上情况的疼痛,患者在关注躯体疾病时还要考虑到精神科就诊。
《治抑郁症最怕留残根》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ealth.yuduxx.com/xbzy/15453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