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4-19 22:08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国家地理》在总结尼日利亚的成功经验时,援引WHO的报告称赞尼日利亚官方起到的作用:“最关键的因素是国家元首和卫生部长的领导和参与。”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说,如果像尼日利亚这样存在着安全问题(意指极端分子博科圣地绑架少女事件)的国家能遏制埃博拉,世界上任何一个有输入病例的国家都能做到。
防护服内外
医疗界遭遇“福岛核危机”
截至10月13日已有约450名医护人员在此次的暴发中感染埃博拉病毒,其中244人死亡。参与治疗美国本土首名确诊埃博拉患者邓肯的两名护士都成为了埃博拉感染者。
医务人员的高感染率可能是由于防护设备的短缺或使用不当;医务人员人手不足;在隔离病房停留时间过长等。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主任托马斯·弗里登说,护士的感染应归咎于“违反了程序”,而根据美国的一护士工会称,在照看邓肯期间,医院向医护人员提供的安全服并未覆盖颈部,迫使护士们不得不在脖子上缠胶带。另外,这家医院还不重视向医护人员提供更多的防护面罩问题,而且实验室样本在运送过程中并未经过专门的密封处理。
弗里登曾说,美国任何有隔离治疗能力的医院都可以护理埃博拉病人。但在达拉斯护工感染事件发生后,他的自信产生动摇,说各医院不能放松警惕,必须能够快速隔离和诊断出这种病例,“然后考虑能够提供护理的最安全方式”。邓肯病例后,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正在修订的新版医务人员安全防护指南将执行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医务人员护理埃博拉患者时穿着覆盖性更好的防护服。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下属的过敏与传染病研究院负责人福西说,由于部分皮肤裸露在防护服外,参与救治美国本土首例埃博拉患者的医务人员成为易感人群。
福西介绍,美国当前使用的防护指南以世界卫生组织范本为模板,由于这一范本更适用于较偏远地区户外条件下的作业,可能存在薄弱环节,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修订。
新版指南标准将更严格,医务人员必须穿着可防护颈部的帽兜式全身防护服。穿脱防护服时也将遵循更严格的流程,要求必须有专人在侧指导防护设备的穿戴和脱卸。另外,医务人员进出防护病房时需要相互检查防护设备是否穿戴妥当,确保万无一失。CDC的脱防护服手册上列出了21个程序。
为尽量减少人工救护埃博拉存在的风险,美国甚至想到了最“科幻”的方式——使用机器人对战埃博拉,这并非病急乱投医,在2011年日本的福岛核危机时,美国提供一种小型履带式机器人,协助日方人员一起执行废墟清理等危险任务。
据悉,白宫将于11月7日邀请医护、救援和机器人等领域的专家,讨论修改现有机器人,按初步构想,机器人将作为终端接收指令,代替人力进行消毒、送药、埋葬患者遗体等直接接触埃博拉患者。
幸存者的血液
《亚洲防控埃博拉挑战严峻 各国如何防控埃博拉病毒(2)》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ealth.yuduxx.com/news/15787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