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4-04 12:02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医改已实施20多年了,医疗卫生依旧是我国民众呼声最高的一种改革领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但是,"三医"联动,联而不动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三医"改革中,人们看到效果明显的是医保。从农村"新农合"到大病保险救助,覆盖率连年提升,民众从不断增加的报销数额中得到了实惠。然而,何时实现"异地医保"一直让人很揪心。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河南中医学院科技成果推广中心主任司富春7日说,由于各地医疗资源和发展水平不均,要真正实现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取决于各地协商和国家推动的进程。
"三医"改革中,医药改革同样有空间。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发出的《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自去年6月1日起,中国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这迈出了医药改革的关键一步。
全国政协委员、唐山市人民医院院长胡万宁认为,只要能挤掉医疗耗材、药品中的虚高水分,就能让民众得到实惠。
医疗改革是"三医"改革中公认最难啃的硬骨头:一方面,医生觉得现有的医事服务费不足以体现自己的劳动价值;另一方面,患者觉得常常被"过度医疗".
司富春说,现在的医事服务费已不能再降,诊疗费和耗材费是"过度医疗"主要来源。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靠"德",提升医生职业道德;一方面还要靠"法",从法规制度上约束。
许多医药界人士都意识到,公立医院改革是医疗改革的核心。但如何让公立医院从逐利性转向公益性,则牵动着方方面面的利益,也直接关系医疗改革的顺利实施和医药改革的深入。
胡万宁表示,公立医院的营利性不改变,不利于医保和医疗卫生服务在维护公众健康这一根本目标上形成合力。
"医改靠一个部门解决不了,需要各省市医改一把手参与。"胡万宁建议,从国家层面设置一个专门负责组织实施和管理医改的部门,将有关医疗、医药价格、医保三方的管理职能统一起来,以解决"三医"联而不动的问题。
改革一方面需要政府推动,一方面还需要政府放权。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罗永章建议,打通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审核通道,重新梳理整个程序中的所有链条,坚决去除那些不痛不痒甚至是画蛇添足的审批步骤。否则,不但严重影响办事效率,还会为滋生腐败提供土壤,百害而无一利。
《"三医"联动,联而却不动》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ealth.yuduxx.com/news/36907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