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又传出消息:餐前空腹吃橘子、柿子等酸性水果容易伤胃,餐后宜吃菠萝、木瓜等含有蛋白酶的水果,有助于消化;晚上吃水果伤身体,“早上是
金水果,晚上是烂水果”。整天抱着
手机的你看到这些的时候是否信了呢?
专家回应:
肠胃
健康的人无需考虑吃水果的时间问题,“吃水果得讲究时间”的说法忽略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把少数人会引起的不良反应扩大了。
范志红: 水果是不是适合某个时间吃,需要考虑多个因素:水果的化学组成怎样,酸度是否高,蛋白酶活性是否强;个体的胃肠状况,消化道是否健康;最后还需考虑个体的生理差异。
餐前空腹吃橘子、柿子等酸性水果容易伤胃这种说法如今已经不适用了。水果的酸味来自有机酸,涩味来自于单宁。有机酸有利于矿物质的吸收,而单宁会使胃粘膜表面蛋白质发生凝固,吃得过多的确可能会对胃产生一定刺激。但经过多年品种改良,如今大部分水果并不酸涩,甜味越来越浓,所谓橘子、柿子等水果“含有大量有机酸和单宁”等说法已经过时。比如,所谓的柿子中的单宁和胃酸反应会形成“柿石”,也仅是在过量长期食用情况下可能出现。
没有证据表明餐后吃菠萝、木瓜能帮助所有人消化。人的胃袋并不是玻璃试管,人们在进餐时胃酸pH值低至2以下,大部分果蔬中蛋白酶在这种环境下会丧失活性。因此,所谓“水果中蛋白酶帮助消化”,对于胃功能强大的健康人来说,实际上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水果中酶的活性远不如人体的消化酶有效。
餐前和餐后应该分别吃什么水果其实并不很重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胃酸的威力大小。因为发酵需要微生物参与,如果胃酸强大,细菌根本无法存活。如果一个人消化不良、胃酸分泌少,食物中的细菌就不能被杀死,在温暖的体温下会繁殖发酵,引起不适。同样,如果胃酸不足或者胃表面有损伤,水果中的蛋白酶能保持旺盛活性,空腹吃菠萝、猕猴桃之类富含蛋白酶的水果时,可能对胃粘膜产生一定程度的伤害。
肠胃健康的人无需顾虑吃水果的时间问题。但是,胃肠功能不佳和过敏体质的人,不仅吃水果有限制,吃其他食物也要注意身体的感觉是否舒服。有些水果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比如猕猴桃、桑葚等带籽水果有缩短肠道排空时间的作用,建议容易拉肚子的人不要多吃。
总之,“吃水果必须讲究时间”的说法,忽略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把少数人的不良反应扩大到所有人。比时间更重要的是每个人的生理状况,应当在了解水果成分和特性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判断。
《吃水果看时间的微信忠告靠谱吗?》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ealth.yuduxx.com/xywy/348921.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