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健康频道 > 小病自医 >

巧吃零食不得糖尿病

[摘要]核心提示:谷类及薯类零食、豆制品及奶制品零食、蔬果类零食、坚果类零食,属“可经常使用”。但像添加了盐或糖的地瓜干、经过加工的怪味蚕豆、卤豆干等、奶酪、奶片等奶制品、用糖或盐加工的果蔬干,如海苔片、苹果干、葡萄干、香蕉干等营养已大打折扣,应...

核心提示:谷类及薯类零食、豆制品及奶制品零食、蔬果类零食、坚果类零食,属“可经常使用”。但像添加了盐或糖的地瓜干、经过加工的怪味蚕豆、卤豆干等、奶酪、奶片等奶制品、用糖或盐加工的果蔬干,如海苔片、苹果干、葡萄干、香蕉干等营养已大打折扣,应“适当食用”。全脂炼乳因含糖量太高要“限制食用”。

很多小胖墩都成了糖尿病的预备军,儿童2型糖尿病患病率更是有增无减,这与孩子长期喜食高热量、高脂肪食品密切相关。不给吃,馋得慌;给吃,怕吃出肥胖、营养不良,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预防儿童肥胖和糖尿病,要学会正确吃零食。

有五个原则要掌握:①新鲜的、天然的才是最好的。如奶类、蔬果类、坚果类零食既好吃又营养,少年儿童可多吃;②吃零食不影响正餐,吃零食距离正餐中间至少相隔1.5~2小时,每天食用零食次数应控制在3次以内,且量不宜过多,睡前也不应吃零食,不利于消化吸收及睡眠;③避免无意识吃零食过量,聚会聊天、上网、看电视时,孩子们通常会摄入过多零食,影响正餐。建议最好养成有计划食用零食的习惯,预先准备少量或小包装零食,避免无意识吃过了头;④少吃油炸、过甜、过咸食物;⑤少喝含糖饮料,不喝含酒精饮料。

另外,中国营养学会编制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将孩子喜欢的零食按“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和“限制食用”三个级别来推荐。家长可以参考。

糖果类零食、膨化食品、碳酸饮料、巧克力派等,此类食品集高油、高能量、高盐、高糖、高味精于一身,长期大量食用会造成营养不足和脂肪积累。属“限制使用”行列。

肉、蛋类零食,如牛肉干、松花蛋、火腿肠等,含大量的食用油、盐、糖、酱油、味精等调味品,属“适当使用”行列,注意炸鸡块、炸鸡翅要“限制食用”。

谷类及薯类零食、豆制品及奶制品零食、蔬果类零食、坚果类零食,属“可经常使用”。但像添加了盐或糖的地瓜干、经过加工的怪味蚕豆、卤豆干等、奶酪、奶片等奶制品、用糖或盐加工的果蔬干,如海苔片、苹果干、葡萄干、香蕉干等营养已大打折扣,应“适当食用”。全脂炼乳因含糖量太高要“限制食用”。经过腌制的水果如水果罐头、果脯、枣脯等则更没营养了,只能站在“限制食用”的行列。此外,一旦坚果穿上糖或盐的“外衣”,就变成“适当食用”级别的了,如鱼皮花生、盐焗腰果等。饮料类零食,鲜榨橙汁、西瓜汁、芹菜汁、胡萝卜汁等,是“可经常食用”的。但如果果汁中加了糖,并且果汁含量超过30%果(蔬)饮料,如山楂饮料、杏仁露、乳酸饮料等,要“适当食用”。


《巧吃零食不得糖尿病》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ealth.yuduxx.com/xbzy/163274.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网站编辑]

我要评论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