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7-19 16:36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夏日“洞居一族”千万别贪一时之“快”
健康专家说:在防空洞纳凉,要随时增减衣服不可久留
台风“灿鸿”前脚刚离开,杭州就出梅入伏了,气温逐渐攀升,而且今年的三伏天还是加长版的,这下欠下的高温又都回来了。好在,台风过后,杭城的11处防空洞纳凉点又重新开门迎客了,洞内温度通常维持在22℃至24℃。这两天,不少杭城市民去防空洞避暑纳凉,打牌、聊天、看电视,好不惬意。
不过,你们知道吗?在贪图一时凉快的同时,不少人的纳凉方式其实暗藏着健康隐患。比如,你是不是只穿了一件薄薄的T恤就进洞了?你是不是自带了午饭、晚饭,在洞里一呆就是一天?
四牌楼38号避暑纳凉点呈“L”型,洞口就在“L”的右下角。一走进洞里,就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阵阵凉意,越往里走越凉快。在防空洞内,基本上是6个金属座位配一张小长桌,左转往里走,一排排的金属座椅前,还放着一台大屏幕电视。来自安徽的“小候鸟”张家龙和张家凤是一对龙凤胎,今年读小学五年级,趁暑假来父母打工的杭州玩,但是天气热没有地方去,所以防空洞成了他们的“游乐场”。两个孩子一会看电视、一会玩手机,在洞里一呆就是好几个钟头,到了饭点就回家吃饭。穿着一条薄裙子的张家凤说,她一般都是在靠近洞口的桌子上,做作业看看书。“防空洞最里面太凉了,坐久了腿都会冻麻。”防空洞内,一位老人正全神贯注地看电视,只穿了一件短袖。时间一长,老人就有些受不了了。“越坐越冷,下次一定要带件厚衣服来,要不然被冻出毛病,可就不划算了。”
穿着短袖短裙就进洞,时间长了受不了
曙光路坑道的避暑纳凉点和别的地方不太一样,10多位市民在防空洞门口坐着。记者走进洞里就忍不住一阵哆嗦, 洞内一个人也没有。
81岁的钱奶奶穿着长袖、自带午餐来纳凉。“只要不下雨,她每天都会来。”边上纳凉的人似乎都和钱奶奶很熟。
入伏后,钱奶奶每天都要来这里来坐坐,虽然她住得有点远。“过来要转两趟公交车花上一个小时才能到,一般家里出发前,我都会备好中饭带过来,中午天最热,就不愿意回去吃饭了。”
“我就喜欢一天到晚呆在这里,和大家聊聊天还挺热闹的。昨天穿拖鞋来,一进来觉得好冷啊,这不,就改穿袜子和运动鞋了,还多穿了一件外套。”钱奶奶说。
“洞外面空气好,而且也不会太冷。”许多人更喜欢在防空洞口纳凉。
每年夏天,杭州市民虞阿姨一直是防空洞的常客。
每天早上5点,她就起床了,吃完早饭,烧好中饭、晚饭,打包好,然后坐公交车到四牌楼38号防空洞纳凉点,在那里一呆就是一天。
“一般都是我第一个到,晚上也是我最后一个走。”虞阿姨告诉记者,在这里认识了不少小姐妹,每天聊聊天、打打牌、织织毛衣,很开心。
“以前, 都喜欢呆在洞里,哪儿凉快就喜欢往哪儿钻。可连续呆了几天后,就感觉关节有点痛,有时还会胸闷头晕。”虞阿姨说。
现在虞阿姨通常都选择靠近洞口的位置。“越往里面越冷,靠近洞口空气好一些,也不太潮湿。”在宝石山下四弄19号的宝麓山庄防空洞内,两位老人正在聚精会神地下棋。这里地面比较潮湿,洞内四周还挂着一滴滴水珠。前来纳凉的陈大伯偶尔来这里坐坐。“这里地面太潮湿了,有时候凳子坐下去还要垫张报纸,关节不好的不愿常来。”中饭晚饭打包进洞,一呆就是一整天洞内冷气逼人,不少人被“赶”到了洞外
《夏日“洞居一族” 千万别贪一时之“快”》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ealth.yuduxx.com/xbzy/20750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